我市积极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条
三门峡有各类野生药材1225种,是河南省十大药材生产基地之一,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近年来,我市围绕特色农业强市建设,深耕“土特产”文章,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动力,持续强引领、育龙头、创品牌、促融合,积极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条。
稳步夯实第一产业基础。我市聚焦连翘、丹参等道地品种,统筹黄芩、黄精等适销品种,推动规模化种植,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01万亩,形成卢氏县、渑池县、灵宝市特色种植格局。成功选育“伏牛山连翘1号”“伏牛山连翘4号”等10个道地药材新品种,不断提升中药材品种品质。大力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已建立5个万亩连翘仿生态种植基地、12个千亩连翘仿生态种植基地、3个万亩丹参生产基地、1个万亩柴胡生产基地。同时,我市参与制(修)订天麻、连翘生产技术规程等6项省级地方标准,试验示范推广20余项种植新技术,不断强化科技支撑。
积极延伸第二产业链条。2024年,全市药材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24家,中药材合作社发展到262家。卢氏中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成为河南首家中药饮片GMP认证企业,三门峡玉皇山制药有限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专业生产水飞雄黄粉的厂家,三门峡广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冬凌草片,产量销量已跃居全国第一位。提升中成药研发生产能力,总投资10.8亿元的灵宝哈三联生物药业项目落地,着力打造全球植物源抗生素研发制造中心,其研发的小柴胡扶正祛邪汤、黄芪甘草汤、新型固体氯制剂3种植物源抗生素产品,成功填补市场技术空白。
奋力促进产业融合。我市高度重视中药材品牌建设,“卢氏连翘”“灵宝杜仲”“渑池丹参”“渑池柴胡”4种药材相继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完善产业链条,建设一批以连翘、丹参等道地药材为原料的初加工企业,实现产销初加工衔接。此外,我市还打造以豫西百草园景区、横涧乡淤泥河村等为代表,集药材种植、观光、体验、膳食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游一体化典型示范村,不断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