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公报 > 2020年 > 第12号(总第179号)) > 正文

安伟同志在全市金融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1-01-27 10:22    文章来源: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安 伟 同 志

在全市金融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0年9月22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金融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全市上半年金融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任务,表扬先进、激励后进,鼓励各金融机构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到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之中,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近年来,中行、农行、农发行、建行等银行,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尤其是在今年特殊情况下,在中央提出“六稳”“六保”任务之后,主动作为,勇担责任,充分展现了“国家队”的担当、作为和形象,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在此,我首先代表市政府对这几家银行提出表扬。下面,就做好下一步全市金融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找准差距,认清不足,进一步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刚才,会议通报了上半年工作情况,哪个银行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好,大家都已经很清楚。截至8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6.3%,居全省第17位,贷款余额增长12.6%,居全省第13位,从完成情况看,大家都很努力,做得都不错。但6月至8月这三个月的贷款增速明显下降,是一个不好的信号。现在核心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找准,对症下药,从而实现新的发展。当前贷款增速下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上半年考核排名靠后的几家银行,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思想、意识和观念还有差距,提供的金融产品不够丰富,思路和办法不多。归根结底还是服务观念落后、服务意识不强。在调研中发现,有些银行还是坐等客户上门,甚至有企业反映在疫情期间,企业生产急需资金,申请贷款的各项资料都完善了,只因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国外不能及时回来办理面签手续,个别银行就不办理贷款手续。后来转到其他银行,就顺利审批了贷款,这值得大家认真反思。严格按规矩办是必要的,但一些前景非常好的项目,如果只是因为手续资料问题,贷款不能得到及时批复,这就是金融机构在管理和服务上的问题了。各金融机构要切实结合三门峡本地产业实际,为那些有前景、有市场、有需求的企业主动贴心搞好服务,尽可能多出一些“雪中送炭”的支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今年情况特殊,尤其需要金融机构增强主人翁意识,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需,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做好本职工作。二是企业的自身管理还不够规范。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对企业来讲也是一样的,自己的功底不行,机会来了也抓不住。刚才人行汇报,今年3月份人民银行推出了总额3000亿元的专项再贷款政策,我市上报了31家企业,由于部分企业达不到银行授信基本条件,导致仅有10家企业获得贷款支持,这暴露了我们一些企业缺乏现代管理意识、经营意识和市场意识。在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方面,政府要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各县(市、区)要制定培训计划,通过举办金融大讲堂、引导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等措施来倒逼企业规范财务报表和管理制度,从而具备办理融资贷款的基本条件。三是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发挥不足。我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数量偏少且规模偏小,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足。目前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仅7家,且有3家基本处于停业状态,县级政府融资性担保机构平均注册资本只有0.47亿元,实力较弱,担保能力有限。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经济发展能力

  今年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距离年底只剩三个月时间。一方面要补短板强弱项,资金作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支撑因素,资金投放量上不去,这些短板弱项就不可能解决好;另一方面要扬优势提效能。要通过这两方面努力,共同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一要建好用好金融服务中心。市金融服务中心是服务中小微企业很好的载体和抓手。从目前情况看,平台注册企业1486家,仅占全市正常经营中小微企业总数的7.4%。注册率最高的灵宝市为11.97%,最低的湖滨区仅2.69%。各县(市、区)要下大力度抓好这项工作,力争年底前企业注册量超过50%,这项工作年底要单独排名,纳入对各县(市、区)的综合考评,这既是一项基础工作,更是一项长远工程。

  二要全面落实好主办银行制度。主办银行制度的出发点,是引导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融资融智融政策,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我市主办银行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我市和省里推行的主办银行制度最大的不同是,省里推行的主办银行制度只对重点企业项目,我市实行的主办银行制度是对所有中小微企业全覆盖,并且为企业指定金融服务联络员,对企业从财务知识辅导、企业信用积累,到设计融资方案,开展融资管理等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综合金融服务,非常值得肯定。要将这项制度持续做深做实,让企业通过这项制度享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真正打造成为我市加强银企对接的亮点工程,市金融局、人行、银保监分局要持续跟进,督促落实。

  三要完善壮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今年以来财政部和中国银保监会相继下发了关于做好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相关文件,反映出国家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问题的重视。各县(市、区)及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主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的发挥,对目前不能正常经营的,要找准问题症结所在,加大化解处置力度,争取尽快恢复正常经营。对于能够正常经营的,要引导其坚守准公共定位,弥补市场不足,降低服务门槛,以贷款担保业务为主,聚焦支小支农主业,稳步提高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在保余额占比。要整合担保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进一步建立完善担保体系,提高服务能力。

  四要切实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企业上市挂牌、发行基金、发行债券等是非常重要的融资工具。在5月9日的金融工作领导小组会上,我们请国开行、投资集团的专家对大家进行了培训,目的就是提高大家学习金融理论、分析金融问题、谋划金融工作的本领,学会运用金融工具。6月30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推动企业上市挂牌的7项具体工作及4项保障举措,提出到2024年末,河南省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160家,培育一批千亿市值企业的目标任务。我们一定要抓住科创板、创业板实行注册制机遇,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河南基地平台优势,每个县(市、区)要谋划1-2个企业,做好重点辅导培育,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全市新增5-8家上市企业。同时,要将各县(市、区)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情况进行排名,纳入对各县(市、区)的综合考评。

  五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过去两年,我市的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中央、省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先后在全省、全国推广。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夯基、扩面、促融合”为目标,进一步深化金融扶贫四大体系建设,切实打牢工作基础,力争10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户信息采集更新任务,准确进行信用评价,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创新丰富金融产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前谋划金融扶贫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金融保障作用,大力发展特色鲜明的三门峡普惠金融,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三、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抓经济必先抓金融、抓金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金融工作,努力做到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支持金融,密切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各县(市、区)政府、市直相关部门要主动关心支持金融机构发展,协调解决好影响金融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做到政策上多支持、发展上多协调、业务上不干预、困难时多帮助。各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市县中心工作,全心全意提供金融服务,千方百计解决项目资金需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金融支撑,实现自身业务增长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双提升。

  二要进一步加强保障。强化服务保障。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发挥组织协调优势,当好“店小二”,全力为各金融机构及企业做好服务,特别是涉及项目包装、推进等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研判,对于项目前期手续的办理一定要加快进度,确保满足融资要求。强化财政保障。各县(市、区)政府要筹备建立续贷周转金,不断扩大资金池规模,设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缓释机制。同时,增加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扩大担保服务实力。强化宣传保障。目前仍有一些企业对各级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不了解,各县(市、区)、各相关单位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企业抢抓政策机遇,用足用活政策工具,全力做到稳企业保就业。

  三要进一步强化考核。为支持我市金融业发展,前两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支持经济转型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门列支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发展贡献突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奖励。今年6月份,市政府常务会议还专门研究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激励办法》,综合评比金融机构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根据贡献大小分配财政存款额度。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重点关注各金融机构的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既要关注存贷款余额的增速和全省排名,也要关注各金融机构对全市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贡献度以及创造性地运用金融工具来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新的做法、新的亮点。对于这些情况都要制定量化的考核体系,对确定的考核标准要严格执行,不能变通,对于年终考核先进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委、市政府要专门给上级行送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感谢信。上半年考核先进的,市金融局考虑先发一个感谢信,希望在下半年工作中继续努力,做好服务,推动我市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中实现双战双赢。

  最后,希望大家增强信心,在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紧盯重点项目,及时跟进,搞好服务,尽快把项目变成投资,形成产能,成为支撑,为完成“六稳”“六保”任务,实现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出一份圆满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