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概况
三门峡概况
  • 三门峡市地处河南省西部,介于北纬33°31′24″~35°05′48″、东经110°21′42″~112°01′24″,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东北接洛阳市新安县、东临洛阳市宜阳县和洛宁县;东南邻壤洛阳市栾川县;南同南阳市西峡县为邻;西南与陕西省商洛地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相连;西和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共界;北隔黄河和山西省运城地区芮城县、平陆县、夏县、垣曲县相望。 三门峡市东西横距153公里,南北宽132公里,总面积9935平方公里。处于秦岭山脉东延与伏牛山、熊耳山、崤山交汇地带,平均海拔高度在300至1500米之间。三门峡市地形多样,有“五山四陵一分川”之称。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山区面积5750平方公里,丘陵面积3350平方公里,川原面积950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的57.8%、33.7%和9.5%。海拔2413.8米的小秦岭老鸦岔脑峰是河南省最高峰,现在老鸦岔脑山区已经开辟为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市区座落在黄河南岸阶地上,三面临水,形似半岛,素有“四面环山三面水”之称。 三门峡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气候。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年降雨量一般在400毫米-700毫米,无霜期215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051.6小时。 截至2023年3月22日前,全市共有大小河流3107条,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流域面积93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9.3%,黄河干流陕西省潼关县东入灵宝市境,流经灵宝、陕州、湖滨、渑池4个县(市、区)的16个乡镇,全长206公里,历史上最大洪峰流量达每秒3.6万立方米(1843年)。长江水系主要是卢氏县南部和东南部的老灌河和淇河及其支流,流域面积11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0.7%。除黄河外,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3条,其中,灵宝市境内11条,陕州区境内5条,渑池县境... [进入详情]
  •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晋陕三省交界处,东连洛阳,南接南阳,西南与陕西渭南和商洛接壤,北隔黄河与山西运城相望。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辖区地处秦岭余脉崤山山麓,千古雄关函谷关矗立境内。因古时崤山与函谷关并称“崤函”之塞,三门峡又称“崤函”。 三门峡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原始文化。距今六千年前,就出现了较大的氏族部落。约在公元前21世纪~13世纪,这里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西周时属焦国、虢国,春秋先属虢后属晋;战国时分属韩、秦、魏;秦属三川郡,汉属弘农郡;三国属魏国恒农郡,晋属司州弘农郡;北魏置陕州后一直延续至明清;民国时期先属豫西道、河洛道,后改为河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曾设陕州专员公署。1952年,陕州专署与洛阳专署合并。1957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门峡市,归河南省直接管辖。1961年三门峡市由地级市降为县级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三门峡市重新升为地级市。三门峡市现辖2区(湖滨区、陕州区)、2市(灵宝市、义马市)、2县(卢氏县、渑池县),及1个经济开发区、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61个乡(镇)(32个乡,29个镇),1211个村委会,13个街道办事处, 167个居委会。 地处黄河流域中游、连接中原与西北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得华夏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升华,孕育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崤函文化。仰韶文化、黄帝文化、虢国文化、老子文化、达摩文化、砥柱文化、甘棠文化、根亲文化以及古代崤函交通文化、战争文化等诸多历史文化,正是崤函文化的典型代表。 一、历史文化 (一)仰韶文化 1921年,首先发现于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的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5000到700... [进入详情]
  • 截至2023年末,三门峡总面积99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2.0万人,城镇化率为59.55%。现辖2区(湖滨区、 陕州区)、2 市(灵宝市、义马市)、2县(卢氏县、渑池县),61个乡(镇)(32 个乡,29个镇),1211个村委会,13个街道办事处,167个居委会。全市边界线总长1311.9公里,其中省级2条,“豫陕线”长223.898公里,“豫晋线”长 200.8 公里;市级2条,“洛三线”长388.187公里,“三南线” 51公里;县级5条,卢灵线、渑陕线、渑义线、湖陕线、陕灵线,总长度448.07公里。 [进入详情]
  • 2023年末,三门峡市辖两市、两县、二区,61个乡镇,13个街道办事处,121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02.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9.55%,比2022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全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5.92‰,死亡率为7.89‰,自然增长率为-1.97‰。三门峡市属少数民族杂散居城市,全市共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32个少数民族,74个乡(镇、街道)均有少数民族居住。 [进入详情]
民生三门峡
民生三门峡
  • 1至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4%,制造业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5.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股份制企业增长8.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0.3%。从产品产量看,改装汽车、氧化铝、水泥、十种有色金属同比分别增长22.8%、5.6%、4.7%、0.3%。 1至2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9%,高于全省7.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9.9%,第二产业投资增...

    [进入详情]
  • 三门峡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教育现代化,立足建设省际教育强市,突出问题导向,深化教育改革,奋力写好“教育公平、教育质量”两篇大文章,经过多年努力,基本解决了中小学“入学难”“入园难”“择校热”问题,健全了教育体系,所辖各县市区全部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中职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双高建设”扎实推进,全市教育事业从“学有所教”进入了“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截至2024年1月1日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83所(不含技校),教育人口44.3779万人,其中在校生40.9327万人,教职工3.4452万人。另有职业技术培训机构70所,教职工623人。 全市共有幼儿园426...

    [进入详情]
  • 我市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紧紧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首位战略”,按照市委“13561”工作布局,围绕走好绿色转型、创新驱动这一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坚持“转机制、抓主体、强支撑、引人才、建平台、双倍增、全覆盖、优生态”创新路径,强化科技供给,打造科教强市,加速实现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蝶变。形成了以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的企业创新体系,以高新区、铝特色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为代表的区域创新体系,以黄金、苹果、生物技术创新联盟为主的产业创新体系,以职业技术学院、农科院、产业技术研究院...

    [进入详情]
  • 三门峡历史文化悠久。驰名中外的仰韶文化遗址奠定了华夏文明五千年的根基,耸立黄河的中流砥柱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著名的虢国博物馆、函谷关宣示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可以说,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黄河文化、仰韶文化、虢国文化、老子文化的重要“邂逅区”。这里有兵家必争之地的千古雄关函谷关,有丝绸之路上的崤函古道,有道教圣祖老子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的太初宫,有西周时期大型邦国墓葬群遗址虢国墓地……“中流砥柱、紫气东来、起死回生、假虞灭虢、唇亡齿寒、鸡鸣狗盗、秦赵会盟……”等成语典故皆出于此。这里有中华民族太多太多古老的记忆,更是海内外炎黄子孙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三门峡市文物资源丰富...

    [进入详情]
  • 截止2022年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890个,其中医院5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6个,卫生院73个,村卫生室134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卫生监督机构7个。卫生机构床位17811张,其中医院13811张,卫生院2713张。卫生技术人员1888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233人,注册护士8564人。按机构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12829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225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238人,妇幼保健院(所、站)机构卫生技术人员696人。全年总诊疗人次1315.6979万人次,总出院人数36.4035万人。 健康三门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持续...

    [进入详情]
  • 截至2024年4月1日前,我市已建成了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农村公路为支脉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联接金三角、融入大中原、辐射中西部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初步形成。截止2023年底,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474.6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6.3公里;普通干线公路1598.2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占68.8%;农村公路通车里程8450.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比例达到98.5%。拥有陇海铁路、郑州至西安高铁客运专线和浩吉铁路等3条国家级铁路;市、县级汽车客运站7个;海事码头(渡口)17个。 【铁路】三门峡境内铁路全长501.1公里,其中郑西客运专线长15...

    [进入详情]